有些女性一到盛夏就出现身体低热、周身乏力、困倦、不思饮食,身体日渐消瘦。可到了秋天,这些毛病又往往不治而愈。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“苦夏”。这种现象在中老年妇女中尤为多见。
临床研究表明,“苦夏”现象,大多是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引发的,并非器质性病变所致。病人除了体温在37—37.4℃之间波动外,多伴有全身倦怠无力、食欲不振、腹胀、心悸、出汗、失眠、多梦等神经衰弱症状。少数病人还可有月经不调、白带增多、腰酸、浮肿等一系列妇科症状。
女性出现的“苦夏”现象,有的可持续数年,但身体一般状况良好,夏季症状较重,冬季相对缓解。“苦夏”一般不会影响身体发育和健康,也不至于带来不良后果。症状较重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,服用些谷维素、维生素B1和刺五加等,以调节植物神经功能,消除低热,改善症状。
预防和解除“苦夏”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调理:一是调整心理状态注意心理保健。要保持恬静的心理状态,遇事不要过于激动和为一些小事斤斤计较或耿耿于怀,更不能动辄发怒急躁,宜以平和的心态待人处事。乐观大度、平和心态不仅可以预防女性苦夏,而且是女性容颜佼好的一则良方。二是调理好日常饮食。夏季气温高,人体消化液分泌减少,胃酸降低,食欲神经中枢受到抑制,因而饮食营养的调理和水分的补充至关重要。所以,日常膳食应尽量多样化,尤其是老年妇女宜常食些绿豆粥、山楂汤,可起解热、止渴的作用。
一些营养丰富、新鲜味美的凉拌菜,再加些蒜泥、姜末、食醋及辛辣调味品,既可增强食欲,又能预防肠道传染病,老年人还要注意多吃些水分多的新鲜蔬菜、瓜果以及豆制品、瘦肉、鱼类和蛋类等。此外还可适当饮些绿茶菊花茶或自制的保健茶等等。三是睡眠要充足。睡眠的质量对解除“苦夏”十分重要,因而女性盛夏要注意保证有充足的睡眠,不要熬夜;睡眠不好者临睡前1小时左右,可采用食疗催眠,如喝点牛奶或吃些苹果及面包等。此外,对于体力劳动及野外作业的妇女,要注意防暑降温和过度疲劳及出汗过多,否则要注意适当补充些盐开水。

